宋律师律师
4006-686-166
何玉媛律师,昆山工程纠纷律师,现执业于江苏平谦律师事务所,执业以来,坚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敬业勤勉、诚实信用” 的服务宗旨,精益求精地承办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独到的诉辩思维、娴熟的诉讼技巧、精湛的辩论技能和自如的法庭发挥以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当事人的高度赞许。
工程建设是时间比较长,花费劳力财力比较大的一项工程,签工程合同当中一定要交代清楚,以免建筑工程完工以后,双方针对付款的问题发生纠纷。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工程合同付款方式有哪些接下来由详细为您介绍!
;;;;;;; 一、工程合同付款方式有哪些
方式一
1、合同签订乙方进场十天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的20%作为备料款。
2、乙方完成合同工程量60%时,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0%的工程进度款。
3、乙方完成合同工程量95%时,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价款的80%。
4、工程竣工,并经甲方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甲、乙双方一个月内办理完结算,工程款支付到结算总金额的95%。
5、余款为结算金额的5%,作为本工程的保修金,待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满一年后七天内支付5%。
方式二
1、合同签订后付预付20%。承包商提供银行或有信誉的公司出具的,受益人为发包人,有效时间为90天的保函,保函为见索即付保函,即含有;在保函有效期内,发包人因承包人未能履行合同项下约定义务而要求收回预付款时,我行将在收到发包人签署的声明承包人违约的书面索赔通知纸质原件及本保函正本原件后七个式作日内,无条件支付给发包人累计总额不超过担保金额的款项;的条款。保函保证的金额为元整。
2、完成工程总额的50%付已完工程额的30%。
3、完成工程额的80%付已完工程额的60%。
4、工程全部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付至已完工程额的85%。
5、决算完成后付至工程额的95%。
6、质保金5%二年
方式三
1、按月计量支付:即实行旬末预支或月中预支,月终按工程师确认的当月完成的有效工程量进行结算,竣工后办理竣工结算。
2、界面付款:即双方约定按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进行结算。如对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可以划分为基础、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每阶段工程完工后再进行结算。高层建筑也可把每完成一层的施工作为一个结算段。公路工程也可分为基础层和面层两个结算段等。
3、竣工后一次结算:项目规模较小、工期较短的工程,可以实行在施工过程中分几次预支、竣工后一次结算的方法。
二、工程合同工期顺延的情形有哪些
1、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开工的,以实际开工时间作为工期的起算点,工期向后顺延相应迟延开工的时间。
2、虽然进场,但开工条件不具备的。如达不到开工的客观条件或者法定条件,如工地未满足合同约定的开工要求,法律上相关审批手续未办妥等。
3、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供符合要求的图纸的。
4、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的。
5、发包人或者监理未及时发出指令、确认或进行答复的。
6、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的。
7、发包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勘察报告及其他书面资料存在错误或疏漏的。
8、发包人增加合同外工程的,该工程另行计算工期,在原合同工期中顺延。
9、非发包人原因造成停水、停电、停气等累计超过8小时的要求停工等。
12、非承包人原因而发包人要求停工的。
13、非承包人原因而监理单位指令停工的。
14、承包人按合同约定程序完成隐蔽工程后发包人要求开挖重新验收,且验收结合格的。
15、发包人直接发包工程的施工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
16、发包人与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因已完成工程质量产生争议,承包人为避免损失扩大暂停施工,但最终确定已完成工程质量合格的。
17、发包人未协调好土地权属问题、相邻关系等问题,相关第三人影响承包人正常施工的。
18、因异常恶劣气候但未达到不可抗力情形下造成工期延误的。
19、不利物质条件但未达到不可抗力情形下造成工期延误。
20、其他因发包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情形。;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工程合同付款方式有哪些的内容,由此可知,工程合同付款方式有很多种,建议双方事先约定好,避免纠纷产生。如有其它疑问,欢迎向网站发布法律咨询。
项目的采购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购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及其趋势,战争、罢工等政局动荡,市场季节性的变化等各种因素。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条件,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项目资金状况,场地、道路、码头等收料条件。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宏观采购环境的,科学组织物资供应,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具体做法如下:
1、在买方市场,利用供应商之间激烈竞争,组织供应
这种供应方式的特点是货源充足、稳定,价格理想,货款可延后支付,服务良好,相当比例的物资可直达施工现场。2000年之后的孟加拉国水泥市场就是买方市场,弹丸小国有日本太平洋、韩国现代、香港七环、墨西哥Cemax、当地的老虎、五马、Shan、Scan等知名品牌和其它品牌的水泥厂,供应属这种情况。
2、利用外汇和汇率压低采购价格
海外项目有一定比例的美元支付,为我们利用外汇和汇率降低采购成本提供了条件。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较东南亚欠发达国家的货币坚挺,可与供应商签订用当地货币定价、用美元结算的采购合同,以交付物资当天的汇率折算为美元付款。这样随着当地货币的不断贬值,等量的货物将支付较少的美元。而供应商可拿到外汇营业收入的国家退税,这种合作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受国家退税政策的制约。近年来,在缅甸、孟加拉这种供应方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3、季节性备料,利用和规避材料货源、价格的市场乖离
市场季节性乖离有以下两方面的情况:一、工程施工受气候影响,处于施工淡季,材料价格普遍下降;二、材料生产、运输受气候和气候衍生因素影响,材料价格背离正常水平。因此,季节性备料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利用施工淡季材料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适当备料,做到淡季不淡,一样可以报出预算,加快资金回收。二、规避因气候和气候衍生因素影响材料生产、运输,而形成的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如:在雨季,东南亚低地国家的露天砖厂有6个月的停产期;水泥厂亦相应停产。而水运则进入黄金季节,适宜沙石料的备料。
4、利用全球化的国际市场,对抗有特殊地位的大供应商对某些主要物资的垄断供应
目前,我们执行的海外项目多集中在比较小的欠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是其共同特点。有政府背景的大公司和国际大财团控制着当地主要紧缺物资,如:钢材、沥青、油料等,形成垄断供应,严重影响项目执行和成本控制。利用全球化的国际大市场,依靠祖国丰富的资源和全面开放的政策,了解和掌握国际经贸相关知识和国际市场信息,可以有效对抗有特殊地位的大供应商对某些主要物资的垄断供应。缅甸船厂项目的钢材从中国进口;孟加拉公路项目的沥青从印度进口,锚具和高强钢绞线从中国进口是比较成功的例子。
因此,在项目材料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根本途径。